您当前位置:财视澳洲 >> 新闻资讯 >> 图片新闻 >> 浏览文章

麻辣财经:三天过俩节 “丰收+团圆”充实又温暖

6f7951305a71fe3184a1bcdd6869952a.jpg麻辣财经:三天过俩节,“丰收+团圆”充实又温暖

  刚刚结束的这个中秋小长假,与已往有所不同。虽然假期还是三天,但节日的份量更重了: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了!

  9月23日是秋分,这个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今年有了新的涵意——丰收节。丰收节之后的第二天,就是传统节日中秋节,在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的金秋时节,品硕果话丰收,吃月饼庆团圆,那心情真的是老好了。

  “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华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农民是中国人口的最大多数,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的脊梁。”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有利于进一步彰显“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有利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


丰收节帮农民创造价值,让城里人发现农村的美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党中央研究决定的,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农民的节日,要让农民成为主角,给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到着的实惠。丰收节是优质特色农产品进城的“助推器”,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播种机”。

  9月17日,阿里巴巴联手农业农村部打造的“首届丰收购物节”预热活动“丰收购物节直播盛典”中,河南南阳镇平县的荷叶茶登上了晚会舞台,短短2小时,销售额近60万元,创造了镇平县农产品单品上行销售的最高纪录。

  “现在去湖南农村看看,到处都是金灿灿的一片,是收稻谷的季节了。我们预计今年的稻谷亩产量可以超过1200斤。”湖南种粮大户董敏芳说,湖南属于双季稻种植区域,往年种粮食是双季产亩产1吨粮,早晚两季,产值是2千多块钱。在今年的水稻最低收入价下调的情况下,合作社做了结构调整,开展稻虾、稻鱼、稻蛙共养,所以今年的整个产值翻了三翻,真正获得了大丰收。

  农民丰收节不仅要帮农民创造价值,还要通过节日提供的大平台,让城里人发现农村的美。丰收节前夕,农业农村部组织评选了包括100个品牌农产品、100个特色村寨、100个乡村文化活动、100个乡村美食、100个乡村旅游线路在内的“5个100”,涉及乡村美景、美食、文化品牌,涵盖生产、生活、生态等内容,简直就是一份“逛美景、品美食”全攻略!

  丰收节给农民带来的是客流,是广告效应,是品牌价值。通过丰收节搭建的平台,生产端与消费端、农民与市民零距离接触,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建立可持续的信赖关系夯实了基础。乡村越来越成为人们养生养老、创新创业、生活居住的新空间。人们向往田园风光、诗意山水、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农家美食,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村慢生活成为一种时尚。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乡村的优美环境、绿水青山、良好生态成为稀缺资源,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日益凸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按规律办事

  40年前,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40年后的今天,乡村振兴又将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

  “民不贱农,则国安不殆。”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集中力量办了很多顺民意、惠民生的好事,解决了很多农民牵肠挂肚的难事,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是新时代的新要求、新期待、新使命。

  “回顾历史,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都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主任吴奇修说,但是,土地增值收益“取之于农、用之于城”的问题长期存在,“农村的地自己用不上、用不好”的问题尚未破解,农村人才、土地、资金要素单向流入城市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与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依然任重道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按规律办事。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乡村振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没有现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经验。要遵循乡村建设规律,坚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建设,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切忌贪大求快、刮风搞运动,防止走弯路、翻烧饼。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提脱离实际的目标,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在国家经济实力、财力和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情况下,更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吴奇修表示,要建立健全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广东省侨联 美南新闻 英中时报 澳门日报 大公报 香港文汇报 香港商报 加中时报 国际日报 波特兰新闻报 澳门讯报 新导报 莫斯科华人报 圣路易新闻 美国侨报 西华报 圣路易时报 联合早报 澳大利亚大华时代 华夏时报 澳华财经网 欧洲时报 环球网 希中网 泰国泰亚新闻网 迪拜新闻网 蓝海蛙中学留学网 东亚日报 日本新华侨报 国语日报 天下华人网 华商报 世界杰出华商协会 FOREXCT中国 澳华中文网 全球商会网 华商网 南非华人网 中澳教育交流协会 澳大利亚华人社区 华媒联播 FT中文网 加拿大华人网 BQ澳洲 洛杉矶华人资讯网 法国华人网